泛亚电竞北京一名白领在一家连锁健身机构花了4000多元请了私人教练,因健身过程要求严苛导致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即便如此,私教仍然在“鼓励”她继续。原本是希望健身更加科学和专业,但却因此受伤。这类请了私教起到反效果的例子频现。而“不签合同”、“没有发票”等私教行业种种“惯例”又让消费者维权无门。记者调查发现,私教乱象仅仅是整个健身行业野蛮生长的冰山一角。门槛低不规范私教纠纷维权难上海市民孙小姐在家附近的健身机构办了一张健身卡,2500元的健身会员费加2500元包含10次私教课。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泛亚电竞,她的会员卡
【摘要】 北京一名白领在一家连锁健身机构花了4000多元请了私人教练,因健身过程要求严苛导致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即便如此,私教仍然在“鼓励”她继续。在上海一家连锁健身机构的私教办公室,醒目地挂着一块私教营销排行榜泛亚电竞,显示着10多位私教本月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指标。
北京一名白领在一家连锁健身机构花了4000多元请了私人教练,因健身过程要求严苛导致右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即便如此,私教仍然在“鼓励”她继续。原本是希望健身更加科学和专业,但却因此受伤。这类请了私教起到反效果的例子频现。而“不签合同”、“没有发票”等私教,私教乱象仅仅是整个健身行业野蛮生长的冰山一角。门槛低不规范私教纠纷维权难上海市民孙小姐在家附近的健身机构办了一张健身卡,2500元的健身会员费加2500元包含10次私教课。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会员卡里被绑定了一个陌生人的信息。“他们说是给了优惠价,其实类似拼单,我也没有拿到任何私教的合同和发票。”孙小姐说,去了5节私教课后,印象最深的不是此前承诺的瘦身减脂训练,而是私教滔滔不绝地营销,催着她继续购买其他课程,完了便撒手而去让她一个人锻炼,感觉完全不像消费前宣称的那样专业。这类消费前后反差大却苦于没有合同和发票难以投诉的不在少数。一位从事私教行业的体育学院毕业生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营销策略,一般一个健身机构有20至30位私教,只有2、3位是顶尖的,他们也成了首席营销员,专门上体验课,往往以优惠为名不签合同不开发票,而一旦消费者购买课程后,就会换其他教练上课,此时再想维权就难了。私教的专业性也受到质疑。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称,在私教行业,入职1至3年的“新人”中,52%的人有专业背景,其余的48%没有专业背景。通常情况下,健身教练从业必须要拿到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而事实上,一些健身教练告诉记者,这样的考试无非就是复习教材中的题库,最快7天就能拿到证,通过率高、门槛低。一般私教每节课能抽成40%至50%,一个私教底薪加抽成月入1万至2万元不在话下。游走法律边缘“小而杂”机构占半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私教上课的课时费原本可观,但如果从事营销,能拉来客户泛亚电竞,这笔抽成则更庞大,至少是消费金额的10%。在上海一家连锁健身机构的私教办公室,醒目地挂着一块私教营销排行榜,显示着10多位私教本月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指标。“很多健身机构里最抬得起头的是那些会卖课的,而不是会上课的私教泛亚电竞。”一位私教告诉记者,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上课质量和消费者体验。有些私教动动嘴皮子就挣几百几千,有的则网罗客户后“单飞”,经营起自己的健身房或工作室。从考证到创业成了私教最典型的从业轨迹。“甚至有的私教偷偷地将健身房的客户以更低廉的价格介绍到自己的工作室,‘两边开张两不误’。”一位从事健身教练培训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一些商场楼宇办公楼甚至住宅楼,用地成本相对低廉的工作室成为健身机构大肆开办的摇篮。在上海市中心某商业广场内,记者走进一健身工作室,200平方米的场地内放着8台健身设备,没有一人在锻炼,工作人员介绍,私教课300元一节,一个私教带领8个学员上“团课”,并声称可以根据每个人身体情况一一制定个性化健身方案。然而,记者从上海市工商局网站查询发现,这家注册为某某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健身机构其经营范围中并不包括“健身服务”,属于超范围经营。“这类打擦边球的机构非常多,有的开在商住两用楼里的连公司都不用注册,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连老板都找不到。”一位健身连锁企业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不少健身机构还推出了饮食调理、穴位推拿甚至中医养生等业务,相关经营和专业资质更是缺乏。据行业内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包括瑜伽、拳击等各类健身工作室在内的健身机构已超2万家。仅在上海,这一数字达到350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品牌“一兆韦德”旗下门店仅70多家,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小而杂”的机构占据半壁江山。从预付卡到众筹健身消费风险大相比上述处于灰色地带的工作室,一些“先卖卡,再开健身房”的小规模机构更存消费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乎是行业的统一做法,将卖卡所获得的资金作为门店启动资金,不同之处就在于,大品牌抗风险能力强,而小机构更容易发生“圈钱跑路”。近年来,健身预付卡的消费纠纷不断,有的投诉门店关张,预付卡打水漂;有的投诉办了卡,门店迟迟未开。这些都源于健身行业这一传统商业模式。犹如一些“跑路”的财富公司和线上互联网平台,私教创业并非为了“跑路”,而是事后才发现现实与预想存在差距。除了高企的用地成本外,水涨船高的销售成本是很多创业私教预先想不到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行业的野蛮式生长,销售团队成为香饽饽,要价也水涨船高,返点已从原来的5%至10%涨到15%至20%。这也就意味着,健身房还没开,销售团队已经拿走了卖卡资金的1/5,剩下的再用来租赁店面、装修和购买设备,已经捉襟见肘。“健身房会员卡从以前1年一卖,发展到如今的5年甚至10年一卖,消费风险巨大。”这样的模式无疑是在“走钢丝”。近年来,一些小规模的健身机构频频倒闭,甚至不少大品牌的连锁门店也接连关店。业内人士分析,卖卡开店容易,而一旦遇到场地租赁合同到期,需要一大笔资金重新签订的时候,资金链就容易断裂,经不起“风吹草动”。如今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引入了O2O模式,旨在减少门店和器材的大量成本,但由于行业对硬件的高要求,这一模式步履维艰。而不少健身工作室探索众筹等融资模式,摒弃预付卡筹资金的传统,这些健身工作室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融资业务。“谁又能保证融资成本会远低于预付卡销售那20%的返点成本呢?”某健身连锁企业品牌负责人认为,根本上还是要规范行业,仿效房地产预售许可证的操作规范,在预付卡销售时设立场地、资金等硬件条件,杜绝“画饼式营销”,清理违规的健身机构。“只有行业规范了,私教才能真正回到教练的本职工作上来,这时再谈职业资格证的规范才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