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8月1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将在洛阳市开幕。8月3日,在本届省运会倒计时15天之际,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本届省运会总体情况进行介绍。
河南省运动会、省残疾人运动会每四年一届,由省政府主办,是全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展示河南精神风貌、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检阅全民健身成果的重要契机。
据省十四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省体育局局长马宇峰介绍,本届省运会设青少年竞技组、学生组和社会组三个组别,直接参赛人数近5万人,近来各组别比赛陆续进行中。截至8月2日,社会组省辖市组已完成体育舞蹈、围棋、龙舟、篮球、足球等13个大项的比赛;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组已完成羽毛球、拔河、网球、太极拳、乒乓球、篮球等9个大项的比赛。
开闭幕式是一届运动会的重中之重。据介绍,本届省运会创新开闭幕式场地和形式,走出传统体育场馆,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泛亚电竞,展现体育与城市、洛阳历史文化的融合泛亚电竞,体现“体育河南”建设成果,展现洛阳城市魅力。
省十四运会组委会委员、洛阳市副市长任丽君表示,开幕式将聚焦突出“河南气派”和“洛阳特色”,定于8月18日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应天门举办,将创新舞美设计,凸显洛阳文化,融入体育元素和残疾人元素,分为城市彩虹健步走、应天门开幕式仪式和文艺表演三大板块内容。“我们计划创新运用裸眼3D等新技术,既在现场营造逼真震撼的视觉体验,又为遗址留下一场极具吸引力的光影秀。”任丽君说。
同时,开幕式把入“场”仪式变成入“城”仪式,把历史遗迹变成会客中心,把省运会仪式办成体育和文旅文创相融合的嘉年华,并紧紧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定位,突出洛阳“古老、活力、健康、时尚”的城市品格,推动运动成为一种生活风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日常。
闭幕式将于8月28日在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举办,紧紧围绕“欢乐的盛会、团结的盛会、感动的盛会、继往开来的盛会”这一主题,以带给所有参与者共情体验为主线,以城市文旅地标“定鼎门天街沿线米”为活动场地,采取行进式表演、注重沉浸式体验,以双舞台形式完成仪式环节,增强观演者与表演者的互动性,打造一场“行进、沉浸、互动式”的文体盛宴,让大家在热闹欢快、轻松自在的氛围中,享受一场精彩的“草地音乐节”“体育嘉年华”。
本届省运会期间,洛阳市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用好特色文化IP,欢迎八方游客“打卡省运会、畅游洛阳城”。不仅有“乘飞机免门票游洛阳”“免费乘地铁”等惠民举措,还有“国风起洛阳、华裳耀神都”“博物馆奇妙游”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洛阳的文化之盛、历史之韵。
省十四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洛阳市市长徐衣显表示,洛阳市坚持以“体”促“旅”、以“体”彰“文”、以“体”兴“业”、以“体”惠“民”,让精彩省运与魅力古都双向引流、彼此成就,努力释放“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综合效应。
首先是“体育+服务”带动全民健身。加快建设200个高品质社区体育公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打造了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泛亚电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全动健身模范市,全民健身在河洛大地蔚然成风。其次是“体育+消费”激发城市活力。把体育与旅游、康养等有机结合,高标准建设栋能魔王健身公园,宜阳县凤凰岭等特色体育小镇人气爆棚。最后是“体育+项目”赋能产业发展。抢抓产业新风口,成立了体育产业联合会,聚焦射击、足球、皮划艇、自行车、现代五项等优势竞技项目,建成了洛宁小界乡自行车、宜阳水上运动、栾川伏牛山滑雪等一批高标准训练基地,3个县入选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20亿元,成为新的增长点。
关于河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筹备情况,省十四运会组委会执行副主任、省残联党组成员郭巧敏表示,本届残运会共有来自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的18个代表团参赛,参赛运动员1225名,人数为历届最多,其中听力言语残疾466名、肢体残疾392名、视力残疾202名、智力残疾165名。本届运动会设置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跆拳道、盲人跳绳、象棋、围棋、三人制聋人篮球泛亚电竞、坐式排球、盲人门球、旱地冰壶等13个大项、330个小项。
按照赛制安排,本届运动会分为提前赛期和主赛期两个阶段,目前已有55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提前赛期的比赛;在主赛期,将有67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5个大项、289个小项的比赛。本届残运会首次设立了盲人门球、坐式排球、三人制聋人篮球、旱地冰壶等大众比赛项目,为残疾人体育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引领带动更多残疾人通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走出家门、走向赛场,感受体育的快乐,更好融入社会。
此次省运会和省残运会同城同期举办,省组委会着力彰显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秉持“两个赛事,一样精彩”的理念,强化统筹协调。开闭幕式充分融入残运会元素,共用一个吉祥物,提出“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主题口号,体现残健融合、平等参与,彰显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