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东京奥运会收官半月有余,北京冬奥会明年2月即将拉开大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唱响中华大地。天津“水滴”体育场外场跑道上,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2000多名跑友来此争相打卡,他们或在烈日下挥洒汗水,或在严冬中奋力前行,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于文仲公益马拉松训练比赛交流平台的创始人、天津田径队退休教练于文仲先生和他的夫人王幼芬女士。
“从十六七岁走进体工大队,在这里训练、工作,退休后依然坚持跑步锻炼、教练指导,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份情怀。”于教练说,一开始,为跑友作指导,没考虑做公益,没想到一做就做了七年。
说起创办这个平台,于教练觉得是件很自然的事。“河北省和天津市田径队分家后,1971年6月13日,天津重新组建了一支由两个教练、一个领队、十个男运动员和十个女运动员组成的田径队,我就是那批运动员中的一个。1976年至1977年,我到体校当教练,又组建了体校的田径班,练习中长跑。后来我又回到天津田径队当教练,曾经为天津市培养过很多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其中不乏中长跑的全国冠军,可以说是老资格了。”在于教练退休前后,迎来了一股“马拉松热”,在天津市举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他曾受邀在天津电视台做直播嘉宾。
当时,经常在南开大学田径场晨练的于教练,除了指导中老年人健身,还为慕名找到他的跑友做训练。用于教练的话说:“有人需要咱的经验,咱又有这一技之长,为什么不帮他们一下呢?”渐渐地,从五个人,十个人,五十个人,拥挤的南开大学操场好像容不下他们了。人这么多,怎么办?于是,他们转战奥体中心“水滴”外场,每周三、六、日早晨5点半开始合练。因为这些长跑爱好者中有各个跑团的队员,还有个人爱好者,于是他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公益马拉松平台——“于文仲公益马拉松训练比赛交流平台”。用语音留言的方式在群里讲课,把中长跑的基础理论、实践技巧、注意事项系统串起来讲,反复地讲泛亚电竞。再用另一部手机把它录下来上传到喜马拉雅平台上。后来,于教练又相继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在抖音上开直播,吸引了全国2000多名跑友,遍布18个省市。“本来这个项目,如果在体院讲,最多讲一到两个月,可现在我讲了7年,将近700堂课。”于教练说,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跑友受益。于教练说过:不管什么天气,只要有人来,我就一定在,这是一个约定也是一份坚守。
陪伴他在操场上栉风沐雨,协助他录音、拍照、摄像的正是他的贤内助王幼芬,跑友们都亲切地称她“王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有的人跑得不像样,怎么办?我就开始用手机给跑友照相,就这么一点点学会拍照片了。”说话不急不缓,让人感到很温暖的王姨说,“我关注了几个与摄影相关的公众号,学习用手机拍照,动态图片怎么拍得更好,怎么裁剪、补光、调光。熟练一点之后,又下载修图软件去处理照片。这几年大约拍了17万张照片和短视频。我一点一点学,到现在学得还不是特别精。”很多跑友都通过王姨精心拍摄的照片和慢动作视频,发现自己跑姿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大呼“这机会花钱都买不到!”
王姨特别后悔的是2016年初,于教练跑步时让王姨给他拍段视频。可那时候她还玩不转手机,没拍上。后来,一个经常来跑步的大学生请于教练教他怎样投标枪,于教练在做示范动作时,一扭身,把之前就有伤的一侧膝盖掰了,一下子就坐地上了,造成运动性损伤。从那开始,于教练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跑了,走路时拖着一条腿走。尽管坚持慢跑,但跑完了关节就肿起来。王姨说,那次没给于教练拍段跑步视频,成了她的一个遗憾。
有付出,也有收获。王姨原来是会计,好静,不太喜欢运动,患有三高,这几年和于教练风雨相伴,不知不觉中,血压稳了,血糖降了,腿有劲了,身体也灵活了。和跑友们在一起,化解了对远在澳洲儿子的想念之苦。父亲节那天,于教练在跑道上收到了一份意外惊喜,没有署名的跑友委托快递小哥送来两束鲜花,两张留言卡上分别写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艳阳高照,父爱美好。星光灿烂,父爱无限。祝父平安幸福康健!”“成长的路上有您的汗水,拼搏的时候有您的鼓励。感谢您像母亲一样的包容与疼爱。祝王姨健康快乐每一天。”
马拉松中长跑运动量特别大,有的人身体素质不太好,一旦过量运动,就会产生疲劳性损伤。有的人因为不良的跑姿,容易造成腰、腿部运动性损伤。怎么办?于教练已经久病成医,对一些运动员的小病小伤,完全可以有效地预防、调理和治疗。“有的队员受伤了,外面的大夫不太了解运动创伤的特点,很难治愈。我给他们按摩、调治,监督他们的整个治疗过程,效果还不错。”有跑友开玩笑说:“看运动伤就挂‘于主任’号!”
2017年5月,跑友李红梅在外地参加了一个马拉松比赛,回来后拖着一条伤腿找到于教练,于教练看了她的情况后说:“你做蹲起吧,不要着急回到跑道。”结果连续做了40天,李红梅从100个下蹲上升到将近10000个。在一个雨天,李红梅在慢跑的时候偶然发现自己的速度上去了,膝盖也不疼了。她这才意识到,这条伤腿在不知不觉中被于教练治好了。
于教练不断为队员调整训练计划,现在,每周三做强度训练,周六做长距离耐力训练,周日做身体训练,慢慢地,队员们腿部力量加强了,踝、胯、膝等关节的活动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强了,跑起来也不容易受伤了。炎炎夏日,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奔跑的有青春激扬的大中学生,有职场拼搏的在职员工,也有充满活力的中老年人,于教练说:“全民健身运动,年龄不是问题。”他建议,中老年人进行健身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有计划,量力而行。“有的老同志人老心不老,不服老,这样不行。毕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已经有所退化,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有需要,老年人可以看一看我们每周日晚上的抖音直播和我们公众号文章,那里有针对初学者和老年人的‘科学健身一点通’,讲解一些夏季室内健身运动方法。”
去年,在天津市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在天津市川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云女士的帮助下,于文仲马拉松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了。当年10月,举办了疫情后天津市最大的一场马拉松比赛“天津滨海高新区2020渤龙湖杯于文仲马拉松接力赛暨高新区职工微型马拉松赛”。于教练在致辞中表示,马拉松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其彰显的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马拉松运动在带给大家健康与快乐的同时,更需要科学认识、系统训练,让跑步变成享受,成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说起这些追随他的弟子,于教练如数家珍。今年53岁的李红梅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在竞技比赛中年龄最大。她是6小时超马女子组的亚洲纪录保持者,成绩是70.466公里。36岁的刘丽丽是2018年12月加入的,刚来的时候是零基础,但是她年轻时喜欢运动,如今在天津市业余马拉松比赛中多次荣登榜首,成绩是2小时55分28秒。来自沈阳的跑友马涛,今年4月关注了于教练抖音号,于教练的很多理念和分析观点深深地感染着他。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马涛用一个月时间来天津和大家一起合练。经过于教练科学合理的指导,他的有氧能力、身体素质、跑步技术和速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同时也学会了给自己制定训练计划。而王姨经常在微信上跟他传授跑步伤病调理和跑步技术的修正方法,也让他感受到了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王姨常说泛亚电竞,这个公益平台历经风雨走到今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刚开始,有的跑友提出让我们弄一个公众号,实际上,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电子设备、新技术完全不入门,而且也不太会写文章,可把我难死了!后来跑友小马主动维护这个公众号。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下了班,熬夜写公众号文章。现在公众号一周更新一次,里面有‘于教练小课堂’,还有跑友们日常训练情况。已经有3000多个粉丝,阅读量也稳步上升。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人家!”
说起和跑友之间的故事,王姨满怀感激。“还有的跑友无偿赞助我们饮料和饮用水;去年疫情期间,有跑友给我们老两口送馒头、蔬菜;今年夏天,训练时间提前了,有的跑友专门开车接送我们;还有一个退役运动员,跑步结束后站在我身后给我按摩,说:‘王姨,我是你的小儿子。’我生病住院的时候,好几个女队员争相陪护我,让我心里暖暖的。也许,这就是做公益带来的回报吧。”
在“水滴”的跑道上,于教练还培养了很多教练员。“我经常跟队员们说,每个人要成为自己的教练员,再把运动理念和技巧传递给你周围的人,这样全民健身、全民马拉松就可以更广泛、更科学地展开了。”于教练说,“我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家进进出出,来来走走。如果哪一天我们老两口动不了了,希望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企业来帮助我们,多做一些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体育事业中来,把这个品牌传承下去。”这是于教练和王姨的一份体育情怀,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